BG大游 > 信息公开 > BG大游

多领域大咖跨界探讨未来学校功能空间与校用家具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7 10:15:14

  日前,由BG大游主办、深圳市教育装备协会承办的教育装备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未来学校功能空间与校用家具”为主题,邀请了多领域的专家,跨界探讨如何构建新时代智能高效、富有智慧的教学空间,做好教学空间与教育智慧的融合创新,充分利用教育空间的创设提供教学质量。

A61I8166.JPG

  BG大游张惠敏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主要着眼于三大背景,一是深圳获得的两个国家级信息化“双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为BG大游信息化未来三年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二是目前正在大规模新建学校,需要关注校园空间和校用家具的设计;三是学习空间已从线上线下分离变成了混合式的教学,对校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她表示,新时代下教育在创新、学校在变革,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在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学校从外在建筑空间到内在组织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将面临重构,需要空间、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学校管理者、设计者、教育装备生产者及学校一线工作者齐心协力共筑教育的美好未来。希望各位专家能就校园功能空间与校用家具设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深入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成果,为校长、教师及相关企业带来更多的启迪。

微信图片_20220107175038.jpg

  教育部装备中心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中心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根柱博士

       教育部装备中心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中心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根柱博士从阅读教育和阅读空间、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定位、图书馆的功能规划、图书馆的管理提升、图书馆的课程设定五方面作了“以阅读教育为核心的智慧型图书馆规划”的主题分享。他认为,中小学图书馆空间规划核心定位是资源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和正式学习空间三类功能空间,在空间规划时需考虑空间的灵活丰富、隐私保护、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吸引力、易于获得学习资源、协作学习等特征。

微信图片_20220107175043.jpg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设计管理中心前期工程师黄定活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设计管理中心前期工程师黄定活谈道,未来学校的空间主要呈现出弹性开放、多样化、个性化、舒适化的趋势。同时,他结合十四高、十五高等设计案例分享了校园设计管理的空间策略,并提出要注重校园文化培育空间的设计,挖掘场所既有特征,提供有厚度、有温度的公共场所,培植校园文化底蕴。

微信图片_20220107175005.jpg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博士表示,未来学校的四种学习空间应是灵活学习空间、技术丰富学习空间、创新型学习空间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空间。同时,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应具备灵活性;协作、独立;行动;参与、创新、激励;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声、光学和认知工效学;美学设计和装饰七个元素。

  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集团)校长、BG大游学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健围绕“校园功能空间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从学校建筑的历史演变、学校建筑的现代定值、校园就是孩子的乐园、新空间新课程新教育四个方面分享了一个校长对教育的思考和观察。在他看来,只有把“课程”融合到“空间”,让建筑空间与课程形态浑然一体,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科技设计分会理事、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陈朝杰博士谈道,未来教育理念是多元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在这样的教育新理念下的教学空间主要可以划分为授课式教学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情景化教学体验式学习空间、融合式教学空间四种。他还分别从重组与调节、叠加与差异、在地与开源、联合等角度解读了这四种空间布局的校园家具设计策略。

  论坛中,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校长、广东省正高级教师罗灿以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同济规划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建筑顾问谢立伟也分别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主题分享。

  (拟稿人:黄泽武 邓健灵)